1
刘女士与丈夫结婚的第一年就生下一个小公主,婆婆也特别开心,每天伺候的特别好。
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,老人家担心孩子吃母乳营养跟不上。
于是,就会额外添加一点米糊搭配着吃,有时还会喂肉沫、煮烂的蔬菜及面条等辅食……
然而,就在宝宝2岁的时候,可怕的事情发生了;
宝宝全身开始浮肿,全天没有排尿,而且不停地哭闹、面色苍白。
家里人担心的要命,一刻也不医院。
可谁能想到,确诊发现:宝宝双肾里面竟然长满了结石,细碎的石头堵住了输尿管,已经有了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,还伴随着肾积水!
医生当场下了病危通知!
幸运的是,宝宝就医及时,经过急诊手术,体内的大部分结石已被排出,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。
可是,两岁的宝宝怎么就会肾结石呢?
后来,医生与家属的聊天中才知道:诱发肾结石的“凶手”就是刘女士与家人不正确的喂养方式。辅食添加过早!
婴幼儿的肠胃比较敏感,身体各个机制尚未发育完全。
在6个月以内,母乳才是最适合孩子的食物,如果母乳不足,可以选用正规的配方奶。不要随意添加额外的辅食。
6个月以后再循序添加其他辅食,但是不要突然给孩子吃成人食物,防止引起孩子腹泻、食物过敏,严重对肾造成影响,引发肾结石。
2
像这样的案件不止一件。
12月3日,医院就接到了这样一个孩子。
5个月大的小翁姆——全身浮肿,20小时没有排尿!
主治医生覃医生说:“5点多转到我们科,当时全身都肿!”
做了超声检查之后,发现她双肾积水,还发现肾脏内又不少细小的结石,恰好堵在了输尿管上方。
随后检查发现,小翁姆的血肌酐值达到umol/L,已经有了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,还有脓毒血症。医生当即就给家属下达了病重通知。
再发展下去,孩子随时会出现高钾血症,导致心脏骤停,“不能再等了。”3日上午8点,覃医生就完善了手术准备。
由于孩子太小,肾功能又发育不全,所以麻醉需要方案。待方案制定好以后,医生将婴幼儿专用的输尿管支架置入孩子的肾盂。
那一刻,浑浊的脓性尿液裹挟着细碎的结石碎片,像泥沙一样从输尿管喷涌出来,医生才放下心来。
仅5个月的孩子,竟然会得肾结石?
医生咨询家属后才知道,孩子出生仅三天,家长就开始喂食辅食了。
辅食添加不宜早于4个月,且辅食添加应该从一种到多种,从少量到多量。不要添加成人吃的调味品。
3
覃医生说:“每年,医院都会接诊近20例低龄孩子出现肾结石的情况,但严重到需要手术治疗的并不多。”
“这类低龄孩子(肾结石),处理起来很困难。”在与家属沟通时发现,这些孩子几乎都有不合理的喂养史。
有的家长总是担心刚出生的孩子缺钙影响成长发育,所以就给孩子买一些补钙的东西,晓晓就是其中一个。
晓晓的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,她宝宝头上有一圈浅浅的痕迹,奶奶说这是缺钙的表现,晓晓担心孩子缺钙严重就买了一些钙片给孩子补钙。
没想到没过多久,孩子就脸色苍白,并且开始呕吐,到医院检查,竟是肾结石!
其实,孩子有什医院检查,可千万别随意给孩子补钙。
4
那么,预防小孩肾结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
1
合理补充钙剂
一般情况下,只要孩子饮食均衡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的。
如果孩子出现枕部脱发等佝偻病早期症状,真需要补钙时,也要听取医生的建议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,以保证钙的摄入适量。
2适量补充维生素c
通常情况下,人体并不缺乏维生素C,没有必要再另行补充。
而有些家长认为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,不会导致中毒,又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,所以不加节制的给儿童补充维生素C。
结果太多的维生素C使尿液呈酸性,导致草酸盐过多,造成儿童肾结石的形成。
所以,补充维生素一定要适量。
3构建合理饮食结构
尽量避免高蛋白、高热量、低纤维素饮食,比如孩子们比较爱吃的肯德基、麦当劳等快餐店的食物。
4多饮白开水,多吃黑木耳,少吃鱼肝油、糖、豆制品
睡前不宜喝牛奶,虽然牛奶中含色氨酸有助于睡眠,但饮奶后的2-3小时是牛奶中的钙通过肾脏排泄的高峰期。
此时人处于睡眠状态,在尿液浓缩的情况下钙通过肾脏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,易形成结石。
因此,儿童肾结石患者如要饮牛奶,最好在白天或睡前4-5小时饮用。
孩子年纪小,家长一定要注意预防和早期控制,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了以后的后悔莫及!
我们希望孩子能幸福的长大,而幸福的首要条件就是健康!
图片来源于网络
-END-
晴妈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,用手机发文章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