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泡腾片不能这么吃痛心妈妈的

近期,

央视纪录片《见证》之“药案寻踪”节目,

播出了一个令人扼腕的事件:

一个年仅18个月幼儿,因为家长错误方式服用泡腾片,最后导致孩子窒息,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天后无效最终死亡。

18个月大的宝宝因感冒发烧,医院看诊。除了输液,医生还配了两盒药,一盒“娃娃宁泡腾片”。

“吃药吧,吃完药宝宝就好了。”母亲取出一粒直径约6毫米的泡腾片,塞进宝宝嘴巴,“嘴巴张开,再喝点水下去。”过了10多秒,孩子的手脚突然抖动,紧接着开始剧烈地咳嗽,嘴边也慢慢变成了青色,“当时就感觉他肯定是噎着了。”

拍背、催吐等方法试过后,症状还是没得到解决,孩子的心跳和呼吸已十分微弱,被送进抢救室手术。切开气管后,医生取出已化为一摊水的泡腾片残液。

不幸的是,孩子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,抢救无效死亡。

维生素C泡腾片

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,

为何一片小小的泡腾片

会要了18月大幼儿的命?

医生答疑

费轶博

同济大学附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

泡腾片属特殊剂型,需特殊服用方法,它含有泡腾崩解剂,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,遇水后,二者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,若直接将其放入口中,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,有引起窒息的风险。

费轶博药师介绍,维生素C性质不稳定,易分解氧化变质,所以不能用℃的开水冲泡,正确服用方法是:先将维C泡腾片放入冷水或者温开水中,待其完全溶解后再服用,千万不能直接放到口中干吃。

费轶博药师提醒,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。

“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,服用过量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,但长期大剂量(如1日2-3克)服用维生素C,它的代谢产物草酸在尿中生成的草酸盐易形成结石,所以痛风、高草酸盐尿症、半胱氨酸尿症、草酸盐沉积症、尿酸盐性肾结石患者尽量不要服用。”

长期服用万万不行

1

长期服用每日2-3克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

原理:人体有一定的适应性,长期大量服用后,由于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已经适应了高浓度的维生素C,一旦停服,可能会出现维C缺乏的症状。

2

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C,可引起尿酸盐,半胱胺酸盐或草酸盐结石

原理:大剂量的维生素C在体内被分解成草酸及二氧化碳,草酸在尿中生成的草酸盐易形成结石。同时高浓度的维生素C使尿液酸度增高,在结石的形成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
3

过量服用(每日1克以上)可引起腹泻、皮肤红而亮、头痛、尿频(每日用量毫克)、恶心呕吐、胃痉挛等症状

原理:过量的维生素C会引起胃酸过多、胃液反流,甚至深静脉血栓、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,还能破坏淋巴细胞及阻碍白细胞的吞噬作用,反而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。

医生提醒

费轶博

同济大学附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

每片维生素C泡腾片含.6毫克的钠,对于肾脏发育不全的2岁以下儿童,不建议通过此方式补充维生素C,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日1片。

维C泡腾片怎么服用?

1、在使用维生素C泡腾片时,注意不可直接吞服;

2、用冷水或者温开水溶解,等气泡都跑完以后再服用,水温过高会使维生素C遭到破坏;

3、维生素C容易氧化,暴露时间过长后会被氧化从而导致失效,所以维生素C泡腾片需要做到现泡现喝,才能发挥比较好的效果。

4、大剂量维生素C会影响抗凝血药物的作用,如果在服用凝血药的时候也服用维生素C,请咨询医生或药师,调整药量;。

小坊提醒,

有的维生素C泡腾片

颜色鲜艳,口感香甜,

很容易吸引小朋友,

他们会误认为这是糖果或饮料,

错误或大量服用

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,

家长要做好防护,

将药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。

编辑

金莹莹

来源:综合澎湃新闻网、新闻晨报、凤凰网资讯等

如果觉得小坊说得有道理

请转发!

推荐阅读

通知:国庆放8天,只调休1天!但,悲催随之而来…

男子地铁露下体猥亵他人,旁边女乘客一个动作大快人心!

上海地铁11号线上,两女孩放下斯文大打出手!只因……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能不能治疗好
白癜风治得好吗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msnoffice.net/sjzl/968.html


当前时间: